烘干机想说爱你不容易

烘干机,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国每年因霉变造成的粮食产后损失高达21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左右,发展粮食烘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我国的烘干机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生产企业少、机具价格高、使用要求高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其发展。
资料图
每到收割季节,烘干机便成为农民朋友爱不释手的农业机械。烘干机在基层普及的情况如何?在推广发展中有哪些难题?近日来到农业大省安徽进行调查。
现象:有人欢喜有人愁
午收时节,来到安徽省定远县连江镇路陈村种粮大户周帮明家中时,他正在忙着用烘干机烘干小麦。高达近10米的一组烘干机正在“轰隆隆”地运转。“一天能加工15吨小麦。”周帮明说,除了自家流转的5000亩小麦加工外,他还代加工乡镇其他农民的小麦,收3分钱一斤的成本费用。
“这台烘干机是2013年上马的,当时享受了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我个人掏了十来万元。”周帮明说,这组机器基本上可以满足整个连江镇的粮食烘干需求。
相隔几十里路的刘集镇张庄村的种粮大户曹尚略同样也享受到了农机购置补贴。去年,他投资数十万购进了一台大马力的烘干机。“自从有了烘干机,我们再不怕收麦子时遇到恶劣天气了。”曹尚略称,特别是自己家有仓储设备了,麦子烘干后也不用急于出手,等到价格高走时再出售,让种粮的效益最大化。
同样在安徽,濉溪县种粮大户王俊良可就没有这般幸运了。从事多年种子种植的王俊良一直以来梦想上一套烘干设备,多方打听机型和价格,希望能通过农机购置补贴优惠购买烘干机。谁知道却被告知,该县还没有将烘干机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的目录。这意味着他只能靠自己全额投入购买机器了。他思考再三,还是想等等政策再买。
原来,安徽省的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是分配到各县区。由各县区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来列出当年可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目录。由于资金有限,大多数县区都根据实际需求的轻重缓急来设置购机目录。这就造成了各个县农机购置目录不一样的情况。有些县区把烘干机列入目录,有远远高于标准要求些则没有列入。
发展:走得早且快
“安徽省扶持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主要基于三个需要,一是抵御阴雨灾害天气;二是缓解晒场紧缺矛盾;三是提高粮食品质。为推动发展,从2005年起,安徽将粮食烘干机械作为非通用目录纳入购机补贴范围。2010年之前按照国家规定的最高补贴率(30%)进行补贴。2010年起实行定额补贴。2015年将其纳入重点补贴机具范围。”安徽省农机局副局长纵风云介绍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安徽省就开始关注粮食烘干机械化,并开展推广试验。起初,因烘干机械大都是大型机组,产品单一,投入较大,且与家庭经营模式不相适应,进展缓慢。直到2000年油缸的活塞渐渐升起,随着性能良好的小型烘干机械出现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收获期集中,粮食烘干机械逐渐受到农民青睐,该省农机部门趁势将烘干机械化作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一环,首次把烘干机械化纳入现场演示会、技术培训班的内容,加大了推广示范的力度,烘干机械逐年增加,尤其是沿江、沿淮的水稻种植区,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到2012年底,全省粮食烘干机保有量为3204台,2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实验进程的控制和数据处理符合相应人造板材国家标准的要求013年达到了4398台,2014则达到5447台。
内容分页:
【1】
【2】
【3】
除沫器阿图什订制职业装定做
张家口工服定做